中國時報【湯雅雯╱台北報導】

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發現,過去墾丁、澎湖、綠島不曾出現虱目魚,近年大量湧現,甚至發現綠島近年丁香魚大幅減少,可能是被虱目魚吃光,呼籲漁業署趕快想辦法,避免造成海洋生態巨變。

嘉義縣東石漁港日前有漁民捕獲「巨無霸虱目魚」,在魚市場引發騷動。鄭明修指出,2009年莫拉克颱風造成中南部水產養殖損失超過20億,數十萬尾虱目魚從魚塭湧出來,流竄全台、游入大海,5、6年後逐漸適應野外環境,長成如今巨無霸模樣。

魚塭到大海 習性改

鄭明修表示,2年前他在恆春半島滿豐定置漁場,花了近1500元買到一尾長100公分,體重近10公斤的「大尾虱目魚」,比市面上一般養殖虱目魚,一尾50公分以下、1公斤左右,足足大了3倍。

一般養殖虱目魚沒有蛋,只有魚肚油脂,但他買到的這尾罕見「抱卵」,是有蛋的母虱目魚。他解剖發現,過去外界認為虱目魚「吃素」,但他從虱目魚的腸胃構造研判,虱目魚應該是雜食性。

吃素變雜食? 恐成災

他指出,過去漁業界都認為虱目魚吃底藻、浮游植物,但近年綠島丁香魚大幅減少,有漁民表示,3年來沒有看到海鳥出現,他推測凶手很可能是野生虱目魚,為了生存,改變飲食習慣,吃光丁香魚,間接造成海鳥銷聲匿跡,這恐怕演變為生態失衡,衝擊海洋食物鏈。

漁業署署長蔡日耀表示,虱目魚應該是草食性,是否為了適應環境而轉變成雜食性,目前尚無科學定論,過去也沒有聽聞漁民反映丁香魚變少,若海鳥族群減少,推測可能跟氣候變遷、澎湖寒害較有關連。

鄭明修建議,相關單位應儘速投入研究,掌握台灣近海的海洋生態動態,別讓野生巨無霸虱目魚成為下一個造成生態失衡的魚種。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巨無霸虱目魚-衝擊海洋生態-215005349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r69941 的頭像
    andr69941

    andr69941

    andr699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