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商時報【陳泳丞】

編按:工業4.0是全球先進製造國家下一波競爭舞台,結合了機器人、物聯網、自動化產線這些工業4.0的概念,傳統生產線將有大幅變革,新世代智能工廠即將誕生,是台灣製造業升級的契機。

十八世紀末,人類藉由水和蒸氣,進入機械化生產時代,二十世紀應用了電力,生產變得更有效率,不到五十年,電腦、數位科技進入了工廠,更增加了精密度與效率,現在,物聯網也要加入了,智能工廠的潛力即將爆發。智能工廠加入了網路,將和競爭對手有區隔性和不可取代性。

工研院產經中心主任蘇孟宗(上圖)指出,表面上台灣內需市場很小,其實台灣最大的內需市場就是散布在全球的工廠,當融合消費者需求應用的物聯網和工業4.0做結合,生產變成從設備自動化演進成工廠智慧化,少量多樣、分散製造、快速回應,將成為製造業競爭的核心。智慧製造為實現智能工廠的第一步,從關鍵的機器人技術開始,工研院已經研發成功3D視覺機器人,藉由矩陣感測器可以判斷抓取物件力量大小、行動方向,還可以被人類教育記憶學習。

工研院副院長張所鋐也認為,工業4.0不是機器人取代人力的時代,而是人機協同時代,也許台灣未來在海外有無人工廠,但是研發可能都在台灣。從智能工廠的點、線、面的觀點來看,機器人是單點出發,而整體生產模組具有計算、控制、溝通等3C能力才是大幅提升效率的關鍵,張所鋐說,以後在手機上經過雲端、透過指令,跳過中央控制器這個環節,直接下指令給軸承、馬達,把金字塔的控制系結構,壓成了平面。

此外,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則提出,發展工業4.0智能工廠的幾個挑戰。第一,無線低耗能的IC的問世與大量應用、電信商、資通訊廠商的參與。第二,是大型系統集成廠商的養成,他認為政府應該像當初發展半導體工業一樣,帶頭去育成幾家大型的集成廠商,以搶佔市場先機。

工研院副院長張所鋐(上圖)表示,智慧機器人應用將在工業4.0時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,國際上使用機器人數量從1981年起,前面進展緩慢,到近五年才大幅成長,尤其2011年後成長幅度更明顯,平均從2008年到2013年機器人數量成長率達12%,單是2013年全球就使用17萬多個生產機器人,中國、美國、德國、日本都是使用生產機器人的大戶。一般觀察機器人使用的密度是以每1萬員工有幾隻機器人來當指標,台灣產業的強敵韓國,是1萬個員工裡面大約450隻機器人在工作,台灣大概是每萬人150隻,和美國、法國、義大利、西班牙水準接近。

經濟部技術處的補助之下,工研院已研發出3D視覺能力的機器人,並且靠著矩陣感測器,能判斷夾取物件的位置、方向、力道大小。其中許多的技術進步概念是靠著軟體、知識背景去提升了硬體能力,而非靠硬體,這是這是4.0裡面很重要的概念,例如我們用學理上面的動力學、機器結合的模型方式,讓定位經度 從1.88提升二十倍,超越目前國際上的水準。

這幾年工研院在機器人研究上也進入醫療領域,例如和醫院合作扶助脊椎受傷的病人所設計的鋼鐵人支架,人穿在身上,有四顆馬達協助小腿舉起來、旋轉、抬腿等,另外設計也可把大腿舉起來。

大家看到自動化生產機器時代,在不知不覺中取代了很多人的工作,這點引起很多社會學家、經濟學家的關切與討論,當機器人大量走進工廠,甚至未來變成無人工廠,人力是不是都被取代光了?

自動化時代,人員被電腦控制了,電腦講你就做這個動作,到了工業4.0時代是反過來的,人腦要來控制電腦,因為勞工有人腦和知識的累計,這部分是電腦不擅長的。現在很多機器人各做各的,靠共同電腦協調,接下來是機器人和機器人相互合作,未來在工業4.0時代裡面,人腦比重逐漸增加,人腦和電腦合作。

以前自動化機器時代,是靠個中央控制器,對馬達發出指令,進入到工業4.0的智慧工廠、智能製造時代,廠內每個設備都聯上物聯網,因此成功的關鍵在於模組的「3C」能力。第一個C要能Computing,一個馬達也好、一個幫浦、一個壓縮機,要自己能夠計算。再來是能夠傳輸的Communication能力,第三個C是它能夠Control的境界,每一個本體模組內要能控制、要能計算、傳送。到達這個境界,以後在手機上經過雲端、透過指令,跳過中央控制器這個環節,直接下指令給軸承、馬達,把金字塔的控制系結構,壓成了平面。

從這3C的能力來看,台灣在電腦計算、通訊的技術已經是世界一流,第三個C其實是Sensor(感測器)、馬達的部分,還有很大空間要努力,但三強裡面我們已占2.5強了,對於進入工業4.0世代,台灣佔著有利的地位。

在去年,美國白宮科技顧問室向總統歐巴馬提出AMP 2.0(Advanced Manufacturing Partnership)計畫,以提升美國製造業在國際地位,並定位了研發創新技術、人才培訓、培養商業氣氛三大支柱,每一個支柱各規劃了20億美金預算。我國工業局也編列經費針對中小企業在工業4.0上補助,科技部也編列預算讓學界來做基礎研究,教育也規畫如何在課程中訓練人才,工研院開始做工業4.0科技研發,預期四年內有基礎成果。

其實,最大宗的人才培育還是要從學校著手,可以由教育部、科技部聯手,從大學以工業4.0學程的形式培養學生,像十幾年前推的奈米科技學程一樣。最後,台灣製造業佔GDP產值約20%∼25%,能提升製造業的效益,就是增加我們的經濟成長實力。

研華科技董事長劉克振(上圖)認為,未來是物聯網、智慧城市的時代,物聯網已經影響很多產業,當物聯網在工廠裏面就叫做工業4.0,是Cyber world一個雲端網路的時代。透過雲和網路與工廠連起來,就會達到另一個境界。工廠的生產線裡面裝了很多Sensor、有雲端設施、有3D列印、製造資訊系統,全部都聯網起來,然後同時聯網顧客,甚至客製化的需求,另一端聯網供應商,這些都聯起來,然後有Big data,成了網宇,再根據供應商、客戶狀況作客製化的動作。

這些對製造的變革在於大量和小量的差異,以前都是大量、標準製造,這件事情會因為工業4.0而徹底改變,生產線會變得很聰明,你就算訂一套衣服,透過聯網的裁剪、透過聯網的3D列印、聯網的機器人,智慧工廠都可以做得出來,小量、客製化變得容易,可以逐漸取代大量製造。

現在工廠有設備物料成本管理系統、有Barcode(條碼)產生數據的蒐集、大量使用機器人、機器手臂,有影像辨識量測機制,數位影像監控系統大量收息,這些早就自動化,目前這些事情工廠都做了,但是把它聯上網宇的工廠很少。

要做到物聯網產業鏈,第一個關鍵是IC晶片,沒有IC什麼都不用做了,這裡指的是無線、低耗電的IC,目前還沒出來,所以物聯網還沒那麼快,聯發科、英特爾等廠商大有發展空間。第二層是感測器,第三是系統平台,這個部分不困難,只要IC出來了,像研華這樣的公司大概三到四個月就做出來了。再上一層就是關鍵的雲端軟體Platform(平台),也可以稱之為系統集成商(System Integration),台灣目前這樣的公司非常少,要做智慧聯網工廠,機械人可以跟上銀科技買,控制器跟我們研華買,但集成業呢?工業4.0就是一個集成業的發揮,我最大的呼籲就是政府應該育成大規模的集成業者。

雲端軟體這一層就是集成業者,有這個軟體,SI和自動化工程師才能把應用弄到雲上面,就像三個人就可以開一家手機的APP的公司了,是因為有Android平台,但目前機械的聯網不容易,要有雲端、要更安全、遠端管理等等各種應用軟體API,集成業之於工業4.0就像是Android一樣,台灣要做一個工業的Android,使得集成商可以在上面加工,這就是智慧工廠發展的關鍵。

沒有集成商只能小打小鬧,做不了大事情,台灣應該育成中大型的集成商來服務我們的產業,只要兩百人就可以了,做零售的集成商和做農業、做工廠的集成業都不同,DOMAIN KNOW HOW太困難,因此不同產業可以孕育好幾家集成商,設備業、食品藥品、金屬加工這幾個產業機會很大,再加上有大中華市場作為後盾,這個產業很有機會。

最後要提的是,當年孫運璿先生的手諭要發展科技業,就是政府做決定、意識���它的重要然後決心去育成它,就像催生台積電一樣,用Top down的方式育成起來,政府也要有能力去育成大型的SI集成商,培養發展工業4.0的骨幹。

(工研院廣告)


文章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解密科技寶藏-工業4-0-台灣up-215030301--finance.html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dr69941 的頭像
    andr69941

    andr69941

    andr6994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